k1体育官网-小南斯发声,丹尼尔斯无缘DPOY,最佳防守球员已成大个子奖?

体育新闻 19℃ 0

在职业篮球的世界里,最佳防守球员奖(DPOY)向来被视为对球员防守端卓越贡献的最高认可,近日新奥尔良鹈鹕队前锋小拉里·南斯(Larry Nance Jr.)的一席话,却在联盟内外掀起波澜,他在接受采访时直言,如果队友赫伯特·丹尼尔斯(Herbert Daniels)今年无法赢得这一荣誉,那么DPOY奖项本质上就只是“大个子奖”——专为内线巨兽设立,而非真正认可所有位置的防守精英。

南斯的言论并非空穴来风,丹尼尔斯本赛季以其出色的外线防守、抢断能力和对对手箭头的限制,成为联盟中最令人畏惧的防守者之一,他场均贡献1.8次抢断和0.6次盖帽,更不用说那些无法用数据完全体现的防守压迫感——他的脚步移动、预判和持球压迫几乎重新定义了现代后卫的防守价值,在历年DPOY的评选历史中,外线球员获奖的次数屈指可数,自该奖项设立以来,仅有寥寥几位非内线球员获此殊荣,最近一次还要追溯到2015-16赛季的科怀·伦纳德。

“如果你看看历史,就会明白我在说什么,”南斯在采访中补充道,“这个奖似乎总是倾向于那些能抢篮板、能盖帽的大个子,但防守远不止这些,赫伯特每晚都在锁死对方最好的球员,从一号位防到四号位,他的影响力是巨大的——但如果你不站在篮下,可能就没人看得见。”

南斯点出了一个长期存在的争议:DPOY的评选是否过于偏重传统内线防守数据?纵观历年得主,从马克·伊顿、迪肯贝·穆托姆博到本·华莱士、德怀特·霍华德,再到近年的鲁迪·戈贝尔和贾伦·杰克逊,无一不是以护筐和篮板见长的中锋,他们的盖帽数和防守篮板数往往成为评选的关键依据,而外线球员的抢断、防守干扰和降低对手命中率等贡献,则容易被忽视。

丹尼尔斯本人则低调回应了队友的支持。“我很感激拉里这么说,但我的重点始终是帮助球队赢球,奖项是别人的看法,防守是我们全队的事。”尽管如此,他的防守表现确实令人印象深刻,根据高阶数据,当丹尼尔斯作为主要防守者时,对手的投篮命中率下降近8个百分点,而在关键时刻,他多次成功限制住联盟顶级得分手,包括一次对卢卡·东契奇的完美防守,导致后者在比赛最后时刻失误。

DPOY的评选机制似乎仍沉浸在一种“视觉惯性”中,盖帽和篮板更容易被镜头捕捉,也更容易成为头条新闻;而外线防守者的价值往往需要通过录像分析和高阶数据才能完全体现,正如一位匿名西部球队教练所说:“戈贝尔站在篮下,一次盖帽就能点燃全场,但丹尼尔斯让一个全明星整晚打得难受,你可能直到赛后报告才会注意到。”

小南斯发声,丹尼尔斯无缘DPOY,最佳防守球员已成大个子奖?

这种偏见不仅影响奖项归属,还可能改变球员的发展方向,年轻球员若看到只有大个子才能赢得防守荣誉,可能会更倾向于追求盖帽和篮板,而非全面防守技术的打磨,现代篮球的位置模糊化趋势——要求每个球员都能换防、能外扩——似乎并未在奖项评选中得到充分反映。

南斯的发言也因此得到了不少球员和评论员的声援,前NBA球员、现评论员肯德里克·帕金斯就在节目中表示:“小南斯说得对!DPOY不应该只是‘最佳盖帽手’或‘最佳篮板手’,而应该真正表彰防守端最有影响力的球员,不管他是什么位置。” 数据专家们也指出,丹尼尔斯的防守胜利贡献值(Defensive Win Shares)和防守真实正负值(Defensive RPM)均位列联盟前列,甚至超过部分被提名的内线球员。

也有反对声音,有人认为内线防守本就是防守体系的基石,篮下的影响力自然更大,而评选机制本身也有其合理性——媒体投票虽不完美,但已是相对公开透明的方式,南斯的质疑恰恰呼吁了一种更深层的思考:在篮球运动不断进化的今天,奖项评选标准是否也应与时俱进?

如果丹尼尔斯最终无缘DPOY,这或许不会改变他对球队的价值,但可能会进一步暴露评选体系与现代防守现实之间的脱节,小南斯的发言与其说是为队友鸣不平,不如说是对整个篮球世界的一次提问:我们究竟如何定义“最佳防守球员”?是依靠传统的数据惯性,还是真正全面评估防守的多维影响?

奖项的意义不仅在于荣誉本身,更在于它传递的价值导向,当DPOY repeatedly走向七尺长人,而忽视那些在外线拼杀、无所不在的防守者时,它是否无形中缩小了防守的范畴?小南斯的“大个子奖”论或许带有情绪,但其核心诉求值得深思:篮球防守是五个人的艺术,而最佳防守球员——无论位置——理应是对这门艺术最完整的诠释。

小南斯发声,丹尼尔斯无缘DPOY,最佳防守球员已成大个子奖?

截至今日,DPOY的竞争依然激烈,丹尼尔斯能否打破偏见仍是未知数,但可以肯定的是,小南斯的声音已经让更多人开始重新审视什么是防守,以及谁值得被看见。

评论留言

暂时没有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